案例分享
首頁 > 新聞資訊 > 案例分享

明天系,肖建華20年攬財3萬億的故事

更新时间:2018-08-24 11:05:03   浏览次数:1724

肖建華上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是在2017年1月,中國有關部門從他居住了數月、位於香港中環的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hotel)將他帶走。據稱肖被帶走與當前中國正在大力開展的金融去杠杆有關,目前已有多名知名商界人士都被解除職務。

 

FT中文網報導稱,明天系掌舵人肖建華現在被扣留在上海,正配合中國當局出售他的明天系所持有的投資,目前明天系持有資產的情況錯綜複雜,包括多家上市實體、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經紀公司,資產剝離的過程預計將持續3年多。另據多家媒體報導,肖建華及其“明天系”旗下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高達3萬億,國內這些年來的任何一位首富都無法望其項背。而據福布斯報導,最新世界首富貝索斯個人淨資產達1388億美元,合8888億元人民幣,尚不足明天系總資產的1/3。

 

3萬億金融資產遭遇最強監管風暴,明天系旗下資產大部分都屬於金融資產,中國金融監管部門一直希望更多的資金能夠流向實體經濟領域,但不可否認的是,很多資金流向了流動性更容易且利潤率更高的金融和地產領域。當前人民幣匯率面臨美元加息的貶值風險,且國內PPI升高有進一步傳導至CPI,導致嚴重通貨膨脹的風險,中國金融領域面臨既不能擴大M2,又必須輸血實體經濟的兩難境地。

 

如果用金融去杠杆的名義要求這些資本派系們還清銀行債務,這些巨量資本就能釋放到實體經濟領域中去。同時,為了防止資本大佬們違規攜巨量資本外流,自2016年起中國實行了嚴格的外匯管制,以便讓更多的金融血液能夠留在國內。金融控股公司是近來社會關注的焦點。種種跡象顯示,金控集團、特別是民營金控金融將迎來史上最強“監管風暴”。新任央行行長易綱敲打金控集團,稱“少數野蠻生長的金融控股集團存在著較大風險,抽逃資本、迴圈注資、虛假注資以及通過不正當的關聯交易進行利益輸送等問題比較突出,帶來跨機構、跨市場、跨業態的傳染風險。”

 

早前,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於金融控股公司也明確表態,嚴厲指出了一些金控公司存在的問題。有消息人士透露,今年的重點監管就在民營金控,而明天系是民營金控集團當中最顯眼的那一個。明天系,這個中國資本市場著名的民企,經過其掌門肖建華20年“搏殺”,如今已構建出一個萬億金控王國。據新財富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明天系已經控參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租賃、期貨等,覆蓋了金融業全部牌照,其控參股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高達3萬億。

 

然而,從2017年開始,伴隨肖建華頻傳風波,明天系的運作模式也隨之受阻。2015年籌畫的增資310億元控股華夏人壽以失敗告終,參與瑞福鋰業、齊星鐵塔增資及股權認購均被迫退出。明天系實際控制的4家A股公司中,目前已有華資實業、ST明科、遊久遊戲陷入困境,其中,華資實業和ST明科的經營幾乎停滯。去年10月16日,周小川在華盛頓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年會期間,特意提到了下個階段中國金融整頓的四個方向:影子銀行、資產管理行業、互金和金融控股公司。試想如果金融控股公司同時掌握銀行、信託、基金、券商和產業,那麼通過不同種類金融機構之間的關聯交易,他們既可以自己在銀行募集資金,自己做通道,再經過不同的資管計畫實現多重嵌套,這樣不花集團控股公司一分錢,就可以讓自己的產業部門有充分的現金流。

 

從明天系不斷出售金融資產以償還銀行債務的方式可以看出,監管層正要求金控公司以償債的方式來降低金融系統風險,且允許明天系等金控公司以市場化的價格出售旗下金融資產。實際上,除了公告以外,明天系已經有不少金融資產低調的轉手了,接管方不少為地方政府和國資背景企業。有知情人士透露,明天系持股的泰安銀行已經被泰安市當地的主要企業組成的買方團接手。目前,“明天系”轉入戰略收縮,不僅在多起資本操作中臨時退出,而且還頻頻出售旗下金融資產。據外媒報導,肖建華稱今年內或將再出售1500億元資產以償還銀行貸款。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明天系”版圖不斷擴大,當年與之齊名的“德隆系”已經消亡,“湧金系”式微,如今“明天系”也走在了收縮的路上。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2017年年初以來,“明天系”已累計剝離超過1000億元的資產。此前,“明天系”相繼出讓了旗下資產華夏人壽、恒投證券和瑞福鋰業,此外還在多起資本操作中臨時退出,涉及金額高達400億元。明天系的幾項主要金融資產已經掛牌出售。一項計畫是把明天系所持的華夏人壽保險(Huaxia Life Insurance)的股份出售給中天金融(Zhongtian Financial)。而中天金融的控股股東為金世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金世旗背後的大股東則是有名的房開商,那就是碧桂園,碧桂園持有金世旗將近25%的股份,成為金世旗最大的股東。

 

而“明天系”出讓的華夏人壽股份價值高達310億元,在目前所披露的出讓專案中所占金額最大。據《財新週刊》報導,華夏人壽的第一、第五大股東北京千禧世豪與北京中勝科技,均為“明天系”殼公司,此次售出股份,意味著“明天系”將失去對華夏人壽的主要控股權。“明天系”出讓金融資產的路並非一帆風順,最難的地方在於明天系短期內難以找到合適的接盤方。今年3月10日,為了完成對華夏人壽的收購,中天金融(000540.SZ)發佈公告稱將出售公司持有的中天城投集團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對價為246億元,所獲資金將全部用於支付購買華夏人壽的股權轉讓款,而這仍然難以解決深交所和市場對中天金融資金是否充足的質疑,至今仍未獲得批復。另一項計畫是把明天系所持的恒投證券(Hengtou Securities)的股份出售給上市公司中信國安(系中信集團子公司),但這一計畫已經終止,因為中信一直無法將更多金融牌照增加到其業務中。今年5月份,明天系的信託資產,新華信託的股權,將由央企中國青旅實業有限公司接手,比例高達新華信託全部股權的約95%。

 

早在今年3月16日,哈爾濱銀行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撤回A股上市申請,原因是內資股股權結構可能發生變動。據多家媒體報導披露,“明天系”通過多家關聯公司持有哈爾濱銀行股份,股份總計達到25.7%,超過目前哈爾濱銀行單一第一大股東哈爾濱經濟開發投資公司19.65%的持股比例,也超過了銀監會對城商行單一股東及其關聯企業持股不得超過20%的規定。有金融行業人士認為,“不排除明天系出售哈爾濱銀行股份的可能性”。今年3月7日,美都能源(600175.SH)發佈公告稱,擬以29.06億元現金收購山東瑞福鋰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福鋰業” )共計98.51%的股權,在不久前,“明天系”剛將手中瑞福鋰業的股份轉讓出去。

 

20年打造3萬億金融帝國 ,明天系起家於內蒙古包頭,系肖建華妻子周虹文老家。20年間,借助資本市場打造的萬億資本王國,明天系“染指”近百家上市公司。1998年,當時年僅27歲的北京大學法律系高材生肖建華,通過參與運作地方國企上市、上市,逐步拿下後來聞名全國的“明天系”旗下三家上市公司:ST明科(600091.SH)、華資實業(600191.SH)以及西水股份(600291.SH)。借助華資實業等,明天系的資本動作一路開掛。除上述三家公司外,明天系相繼控參股了愛使股份(現更名為遊久遊戲)、北方創業(現更名為內蒙一機)、魯銀投資、新黃浦、金地集團等。曾經控參股有北控水務、宏達礦業、華銳風電、金風科技、新華人壽、大商股份等,也曾參股H股公司必美宜、首鋼資源、中策集團等。此外,重慶亞德科技、甘李藥業等IPO公司股東股東也有明天系身影。縱觀明天系染指金融機構的時機,不得不說肖建華確實是一個金融天才。

第一階段1998年至2001年,第一波農商行改制,明天系入股包商銀行、泰安銀行。

第二階段2001年至2004年,A股處於熊市時期,金融業分業經營,明天系攬入了恒泰證券、太平洋、新華信託等一大批證券、信託機構。

第三階段2005年至2006年,城商行增資擴股潮,明天系入主哈爾濱銀行、濰坊銀行。

第四階段2006年至2009年,圈地保險公司,明天系相繼拿下天安財險、天安人壽,主控發起設立華夏人壽。第五階段2010年後,參與農商行改制,明天系入股瀋陽農商行及北京農商行。

 

隱秘的明天係數千家企業 ,明天系龐大的產業散佈於北京、上海、山東、內蒙古、廣東、海南、雲南等境內多個地區以及香港、臺灣等境外市場。明天集團人力資源部在內部檔中,以集團總部各部門、集團各平臺、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加以區分。“集團各平臺按照專注領域的不同進行細分,都是獨立運營,專人負責,幾乎每家平臺下屬都有三四十家公司。曾經控股上華投資(現名北控水務集團)、華陽科技(現名宏達礦業)等公司;參股鄭煤機、華銳風電、金風科技、合康變頻、建設機械、太平洋證券、東方銀星、易食股份、宏達礦業、大商股份、同濟科技、四維瓷業、第一醫藥、粵電力、天房發展、新華人壽、天津廣宇發展、金馬集團、魯能泰山、大商股份等公司,目前均已退出。

 

目前還在深交所和上交所排隊的武漢中博生物、重慶亞德科技、原力動畫、貴州水城礦業、甘李藥業等公司也在明天系的參股之列。上述資產對於明天系來說只能算是小錢,真正值錢的是明天系擁有的金融資產。目前明天系仍然控股著天安財險(交易中)、天安人壽、華夏保險、生命人壽、國信人壽;參股了長城人壽、中再人壽、中再財險、新華人壽等保險公司。明天系控股的金融資產中,最值錢的旗艦銀行當屬哈爾濱銀行(06138.HK)及包商銀行,這兩家銀行的總資產已分別突破5342億元及5608億元,規模在全國城商行中居於較前位置;其控股的旗艦保險公司為華夏人壽及天安財險,二者各自的總資產超過4000 億元及3000 億元,在全國險資公司中屬中上水準;其控股的旗艦信託新時代信託,總資產(含信託資產)近3600 億元,在全國68 家信託公司中相對靠前;其控股的旗艦證券為恒泰證券(01476.HK)及新時代證券,不過這兩家在全國的券商中排序較後。

 

誰在打造“中國的J.P.摩根”?多年之內數起大手筆並購,讓中國資本市場上最為神秘的巨鱷明天系浮出水面。當許多名噪一時的“系族”企業或衰亡或式微之際,肖建華麾下的明天系卻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不僅控股參股以及曲線持有幾十家上市公司,還構建起涵蓋證券、銀行、保險、信託、期貨、PE、基金等完整的金融產業鏈。就是這樣一個資本市場的龐然大物,依賴內部嚴格的保密機制、公關團隊、媒體控制等手段,得以長時間隱形。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其經歷不乏傳奇色彩。1971年,肖建華出生于山東肥城市安駕莊鎮南夏輝村一個普通教師家庭,15歲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8歲成為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27歲成為上市公司華資實業總經理,30歲掌控4家上市公司。肖建華深諳世界金融史和產業史。他曾說過,今天中國的產業結構狀況很像摩根時代的美國,即各行各業都呈現出“小、散、亂、弱”的局面,廠商林立,惡性競爭,市場秩序混亂。

 

這種情況直接危及放款給這些企業的金融資本的安全。20世紀初,金融家J.P.摩根奮起自救,率先出面推動美國的產業大重組。正因為J.P.摩根對美國產業的貢獻,產業史上就有了那個著名的說法:“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但摩根重組了新大陸。”多年以來,肖建華一直在尋找做“中國的J.P.摩根”的機會。但與J.P.摩根不同,肖建華的重大並購舉措尚待經受追問:“錢從哪來?”

 

明天系起家于肖建華之妻周虹文的家鄉內蒙古。“周虹文家族在內蒙古地區很有能量,加之肖建華善於結交人脈,與內蒙古當地關係搞得不錯,借助這些人的力量明天系發跡於內蒙古。”明天系內部人士稱。1996年,明天系的早期艦隊開始陸續組建。1996年9月4日,北京海峽恒業電腦資訊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周麗文,周虹文的姐姐,註冊資本金100萬元。1997年4月30日,北京惠德天地科貿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北京惠德”)成立,註冊資本金500萬元,法定代表人熊偉。1997年6月2日,北京惠德與清華通力機電設備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北京新天地互動多媒體技術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肖建華的堂弟肖衛華。1997年9月30日,肖建華聯合幾個人與北大資源集團合資成立北京北大明天資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北大明天資源”),開始涉足資本市場。其中,肖建華等人合計持有80%股份,北大資源集團僅持有20%股權。

 

北大明天資源後更名為北京明天科宇科技有限公司,再又改為北京科宇恒信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金增加至1000萬元,逐步與北大資源脫離關係。該公司成立以來,法人代表亦由鐘錫華、劉勝、劉少宇變更為週五雲。4家北京公司成立後,肖建華又在周虹文的家鄉內蒙古包頭市佈局,先後成立了3家公司,這些早期公司大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瑕疵。至此,明天系早期運作平臺基本搭建完成。肖建華對於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最終都轉換為收益。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中國股市諸多政策存在變數,法人股的出路尚不明朗,許多投資者躊躇不敢妄動,明天系卻已經大肆收購上市公司法人股。由於介入早,基本上都是以淨資產價格收購上市公司法人股,這次豪賭讓明天系最終取得了不菲收益。在上世紀90年代,PE還沒有像今天這樣普遍,戰略投資者配售一度備受冷落。但上世紀90年代末,二級市場逐漸走出一波火爆行情,明天系通過參與華資實業、西水股份、北方創業等公司獲取高額收益,實現了資本的快速增加。21世紀初,明天系再次踏准了政策與市場節拍,趕上了證券公司、銀行、保險、金融租賃公司改制這班車。而明天系在受讓這些金融機構法人股中間亦嘗到了刻意經營人脈資源的甜頭。

 

明天系崛起期間正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時期。彼時,市場其他參與主體資訊缺乏,對新生事物的本質和特性不夠瞭解,而明天系這類民營資本系族企業因為豐富的人脈資源而擁有更為靈通的資訊,並對市場非常敏感,從而能夠掌握制度變遷的時機,順勢崛起。研究明天系誕生以來的資本運作手法,會發現在2007年太平洋證券上市後發生了明顯分化,逐步從政策盲點和市場機會的投機套利者,轉型為實業+金融的產融結合體。形成以明天科技、西水股份、華資實業、愛使股份等上市公司和交通、能源、媒體、影視、機場、飛機租賃等為核心的實體產業橫軸,以恒泰證券、新時代證券、包商銀行、哈爾濱銀行、濰坊銀行、天安財險、天安人壽、生命人壽、華夏人壽、新時代信託等為核心的金融產業縱軸,確立了產融結合的構架。按照旗下資產全部上市粗略計算,明天系控股企業總資產近萬億。由於肖建華本人對明天系的控制主要並不體現在股權上,其個人身家難以評估。

 

網狀股權架構,肖建華為整個集團設計了複雜的網狀股權架構。他曾在集團內部表示,與其他形態的公司股權架構相比,網狀股權架構是安全性最高的。即便明天集團核心公司遭遇不測,也不至於影響整個明天集團的正常運營。而肖建華、周虹文夫婦主要通過其山東、內蒙古親屬、同鄉,北大同學、校友來對體積龐大的明天系進行管理。在明天系內部按照業務板塊均有專業分工,其中,肖建華主管明天系的整體發展戰略、部署重大交易以及部分參與對集團成員思想培訓等工作。周虹文則主要負責明天系的財務工作,對明天系內龐大的財務部門實行垂直單一管理。高度統一思想,“明天集團大而有序,關鍵在於通過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和思想的高度統一建立起一支高效團隊。”明天系內部人士向本報透露。明天系內部彙集了大量來自北京大學等名校的人才,明天系的人才策略是“與聰明人同行;廣覓、慎用、勤教、嚴繩”。還設有青年幹部培養計畫、人才儲備庫等,通過內部培訓等方法使人才高度統一思想。除了高層諸多成員有著北京大學的學歷背景之外,明天系對於中層領導的選拔還偏愛任用高校學生幹部,中層幹部有過學生幹部經歷的成員占比超過一半以上。“初到明天集團,非常不認同它的價值觀,但是不久就發現,在當下國情中,明天系的做事方式無疑是最有效的。”明天系內部人士說,集團的培訓也並非外界所謂的洗腦,大家跟著肖建華,主要是覺得他這個人聰明絕頂,又極富人格魅力,白手起家卻經營出這麼龐大的產業,跟著他能學習不少東西。而且只要成為了集團的核心力量,激勵機制也比一般公司要好許多。

 

“隱蔽+分散”,明天系從誕生之初就顯得神秘莫測,外界對其知之甚少。除了與“低調”的經營理念有關外,還與其保密制度和倚重公關不無關係。明天系龐大的產業散佈於北京、上海、山東、內蒙古、廣東、海南、雲南等境內多個地區以及香港、臺灣等境外市場。明天集團人力資源部在內部檔中,以集團總部各部門、集團各平臺、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加以區分。“集團各平臺按照專注領域的不同進行細分,都是獨立運營,專人負責,幾乎每家平臺下屬都有三四十家公司。”明天系一位中層透露。僅以明天系總部所在地北京為例,就分散于海澱區上地創業路8號(以明天控股為核心)、西單華遠街鄂爾多斯大廈6層(以恒泰證券為核心)、東三環北路38號安聯大廈(以新時代信託為核心)、德勝門西大街56號(以財富聯合集團為核心)、金融大街35號國際企業大廈(以融通基金為核心)、西三環航太橋(以北大文化投資集團為核心)等多個辦公場所內。

 

核心部門,明天系的快速擴張與一個部門密切相關——發展支持部,這個部門歷任負責人均與肖建華夫婦關係極近,如劉鴻雁、彭曉東等。發展支持部掌握著明天系內的所有核心公司的股權關係及空殼公司的營業執照和公章,為明天系的收購提供各類註冊資本的空殼公司作為投資載體。在新員工入職一段時間後,發展支持部會要求使用員工的身份證進行註冊,明天控股集團總部員工大都被以法人代表或者股東名義註冊過殼公司。這些殼公司註冊、變更均是明天系委託北京中企宏業等代辦公司辦理手續。明天系總部還有兩個龐大的部門,一個是財務資金管理部門,分為會計一部、二部、三部等,還有資金一部、二部、三部等,而據內部人士從明天系工作QQ群和內部通訊錄上瞭解到的情況,僅出納就逾百人。

 

保密制度,明天系從誕生以來就格外重視對外保密工作,2003年6月,明天集團總裁辦更是依據原有的零散保密規定制定了文件編號為MT/ZD0102A-2003的《明天控股有限公司保密制度管理辦法》(下稱《保密制度》)。保密工作由集團機要工作小組主管。規定8項內容為集團秘密:集團事項和重大決策中的秘密事項,財務資訊,合同與協定,商業秘密,機要通訊、重要人事資料資訊、重要人事委派,會議紀要、重要公文、領導講話,集團技術秘密,其他經集團機要小組確定應當保守的集團秘密。集團秘密的密級分為“絕密”、“秘密”。

 

公關團隊,除了保密制度之外,明天系得以“隱形”的另外一個原因在於龐大的公關團隊發揮了重要作用。明天系內部人士向本報透露,老闆自身的簡樸與對商務公關活動的重視形成鮮明對比。“肖老闆自己吃穿用都很簡樸,平時喜歡穿著普通的白邊黑幫功夫鞋,經常小飯館兩個菜就對付一餐;老闆夫婦平時用得最多的奢侈品也就是一輛開了多年的寶馬。”而員工入職先要經過商務禮儀培訓,商務用車的規格、用餐地點都很講究,送禮出手很闊綽。公司內部流傳著這樣的故事,為了開展生意,老闆曾經送給別人一架私人飛機,但他自己都沒有私人飛機。據內部人士透露,明天系的公關團隊,分為對政府機關和對媒體兩類。無論是對政府機關還是對媒體,明天系都是按照不同的機構分配到專人負責。對政府機關的公關工作是做在前面的,主要是花費時間、精力、財力結交行政機構與明天系旗下業務相關的部門和人員,以備不時之需。明天系的公關手段非常藝術,手中掌握的資源也極其豐富,曾經通過為監管部門人員子女安排學校與其成為朋友。而成立龐大的媒體公關團隊,則與肖建華早年深受“媒體之苦”有關。此外,過多的曝光也與肖氏一貫奉行的“隱蔽”理念不符。

 

除了採用與政府公關類似的公關手段結交媒體各個層面的人員之外,明天系在對媒體的公關中採用了多種手段,比如從高校招聘大學生進入媒體充當實習生、委派明天系公關團隊人員進入特定媒體擔任記者、編輯。此外,明天系還通過結交門戶網站、搜尋引擎的工作人員,實現“刪稿”、“秒刪”、“置換”、“搜索排名後移”等操作,使明天系的新聞從網路上消失。通過公關團隊的運作,明天系提前化解過許多潛在風險,這也讓肖建華更加相信“公關”在講“人情”的華人社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