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勝選對中國的六大影響
北京時間2016年11月9日下午,美國總統大選結果揭曉,特朗普在選舉人票上已大幅領先希拉蕊,基本鎖定當選美國總統。同時舉行的國會選舉結果顯示共和黨勢必繼續控制參眾兩院。
特朗普,儘管昨日美國駐華大使鮑卡斯已經給中國送上定心丸:“無論哪位總統候選人在大選中獲勝,都不會影響中美兩國的關係。”但是,影響肯定是有的,邊驛卒梳理出特朗普上臺對中國的六大影響:
1、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額關稅,加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
特朗普在過去的競選演講中,頻頻“吐槽”中國。他曾多次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使中國出口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並稱中國在貿易問題上“殺死”美國;他曾表示,如果當選,要對中國進口的產品要征45%的重稅;他曾在共和黨辯論會上說:“我會讓工作崗位從中國回來……我會讓工作崗位回來,而且我會非常快地開始讓它們回來“;
他甚至會用“強姦”來形容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問題。據CNN報導,特朗普在印第安那州競選集會上談中美貿易差額問題時說:“我們不能繼續讓中國強姦我們的國家。他們(中國)現在就是這麼做的。”目前的中美貿易中,美國是中國的第二大交易夥伴,而中國則已經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最大交易夥伴。但中國擁有的大量外匯儲備和對美巨大的貿易順差。特朗普更具保護主義色彩的貿易政策將成為影響未來中美貿易關係穩定和發展的消極因素。
2、或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匯率方面,美國將會對華發難。特朗普曾攻擊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大大削弱了美國公司的競爭力,美國企業正在遭受中國企業的“屠殺”。因此,不同於此前的奧巴馬政府,未來美國政府很可能會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黑名單。此外,特朗普政府也可能會採取美元貶值的方式,為美國企業創造有益的貿易條件。他曾公開宣稱“支持低利率”,並對現任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可能加息的政策表示不滿。不過,美國財政部曾重申中國不是匯率操縱國,並對中國政府近年來推進匯改的努力做出肯定。
由此看來,特朗普預計很難改變美聯儲的加息進程,但可能加劇中國資本外流,從而加大中期人民幣貶值壓力。特朗普主張削減企業所得稅和對遷回海外利潤的美國企業僅征低稅,可能會吸引美國海外資金更多地回歸國內,加劇中國資本外流。
3、拋棄TPP,對中國利好
特朗普曾在演講中公開稱不會允許美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稱該協議是對美國人民的背叛,將會擴大美國的貿易逆差,減少美國的製造業崗位。認為該協議“是對美國商業的攻擊”,是“一個壞交易(bad deal)”。如果美國撤出,該協定失敗,中國就可以避免因被這項貿易協定排除在外而遭遇的不利經濟影響。不過,特朗普反對TPP的聲音很可能只是競選語言。TPP並不是一個純粹削減關稅壁壘的協議,還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勞工標準、環境保護等諸多內容。其目的在於實現美國主導下的新型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扭轉目前這種“中國受益、美國吃虧”的格局,宣導美國的價值觀,進一步密切和鞏固同盟關係。
4、對中國“低調且保持尊重”
雖然特朗普在公開演講中頻頻針對中國,但外媒卻一直宣稱,特朗普是中國派來的“臥底”。其原因就在於特朗普對待中美關係的態度。在4月就外交政策發表演講時,特朗普抨擊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一場“災難”,特朗普表示如果自己當選,將把美國和美國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實施“美國優先”的政策,並在外交方面尋求與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發展關係。
關於中國的部分,特朗普在演講中是這麼說的:對於那些證明是我們朋友的人,我們必須慷慨。我們渴望和平地生活,並與俄羅斯和中國建立友誼。我們與這兩個國家有嚴重分歧,所以必須擦亮眼睛對待他們。但我們並不一定非要成為對手。我們應該基於共同利益,求同存異。像俄羅斯就已經看到了伊斯蘭恐怖主義令人恐懼之處。
要進入一個繁榮的新世紀,修復與中國的關係是另一重要步驟。中國尊重強國,讓他們在經濟上佔據優勢,我們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尊重,我們和中國有龐大的貿易赤字,我們必須儘快找到方法來平衡這種赤字。強大、聰慧的美國一定是能和中國結交好友的美國。我們可以彼此獲益,而互不干涉。特朗普也沒少“稱讚”中國:“中國人的抱負之高是你們想像不到的,他們內心深處認為自己是不可戰勝的”;“我們紐約的喬治·華盛頓大橋跟中國的橋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我愛中國,世界上最大的銀行來自中國”。他認為中國是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所以美國需要強大的領導人,以強大的領導力來和中國談判博弈。
5、特朗普對中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在地緣政治和軍事安全上,特朗普政府很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政策混亂。一方面,特朗普認為美軍國防開支占經濟總量的比例處於二戰以來的最低水準,希望加大軍事方面的投入來重塑美國的軍事力量和領導地位。特朗普給中國在南海的活動貼上軍事化的標籤,並猛烈批評美國政府的不作為。
但另一方面,特朗普也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孤立主義傾向,試圖從全球範圍內實施戰略收縮,例如試圖與俄羅斯實現某種和解和在打擊“伊斯蘭國”方面的合作,要求日韓等盟國分擔美國實施安全保證的費用。這種戰略收縮無疑將擴大中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特朗普在回答有關南海的問題時稱,“不認為美國會為了中國的行動而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聲稱自己“非常瞭解中國”。但他拒絕說明他會對中國採取什麼舉措,“我們必須讓人捉摸不透”。在回答“如果中國佔領日本人所說的尖閣列島(即釣魚島),美國要做什麼”時,特朗普稱“我不喜歡告訴你我會怎麼做”。
6、在氣候變化領域,中美所取得成果或將付諸東流
特朗普早前曾誓言,一旦競選成功,將取消2015年簽署的《巴黎協定》,主張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他認為,巴黎氣候變化協議會美國商業造成不利,會使“國外官僚控制美國的能源使用量”。此舉引發了包括霍金在內的375位科學家聯名致信特朗普,反對其有關氣候變化的言論。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也對特朗普反對《巴黎協定》的發言作出回應:“我相信如果是一個明智的領導人,他應該知道所有的政策措施應該順應世界發展的潮流。”在過去兩年中,中美就氣候變化議題發表多項聯合聲明,兩國領導人也多次會晤討論氣候變化議題,從“莊園會晤”到“瀛台夜話”,到“白宮秋敘”,再到今年9月杭州的西子湖畔,“習奧會”的每一個經典場景裡,氣候話題都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分量。如果特朗普政府堅持退出《巴黎協定》,中美過去兩年間在氣候議題上所取得的成果或將付諸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