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發債可能成為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公司融資新模式--標普
路透北京6月25日-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最新表示,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京投)率先涉足海外債券市場,可能引發包括城市軌道交通公司在內的地方融資平臺效仿,以期在當前財政收入趨緊的大環境之下多元化融資管道。
據國內媒體報導,京投公司近期擬在海外發行20億美元中期票據,今年3月該公司已通過海外子公司發行了總額為3億美元的5年期美元債券。京投成為首家在海外市場發債融資的地方融資平臺公司。
標普報告指出,海外融資幫助京投實現融資管道的多元化,且由於目前美元的利率低於人民幣的利率水準,海外融資也降低了融資成本,京投這類城市軌道交通投融資公司可能也會通過信託和國內債券市場進一步擴大融資管道。
不過,考慮到巨大的融資規模和較長的融資期限,長期而言政府注資和銀行貸款仍將是京投這類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
“我們也聽到有一些地方融資平臺,包括地鐵融資公司,看到京投經驗後,有這個想法,但發債還是個複雜的過程,有巨大的融資需求和增加融資管道的需要,實現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標普分析師呂嵐表示。
她在相關電話會上稱,從一些融資平臺表現出來的興趣以及他們的潛在需求來看,預計這類發債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
中國正大力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計畫在2020年前建成6,000公里的城市軌道線路,標普預計2014-2020年中國新建地鐵線路需要2.0-2.5萬億元人民幣(約合3,200-4,000億美元)的投資。以北京為例,今年將增加60公里運營里程,未來七年進一步增加440公里,幾乎較現有里程翻番。
標普認為,鑒於城市軌道專案的巨大規模,以及地方政府已處於高負債水準,相關財政負擔可能令政府越發難以承受。
根據最近對北京市政府的審計報告,截至2013年6月北京市政府承擔的軌道交通相關債務達1,519億元人民幣,占到市政府總債務的約20%。
標普將京投公司評級為A+/穩定,稱北京市政府強健的信用度為京投公司2014年3月的首次債券發行提供了保障,京投公司提供的必要公共服務是私營部門很難輕易承擔的,因此獲得政府特別支持的可能性為幾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