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
首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IPO重啟倒計時 市場各方意見調查

更新时间:2013-12-04 10:56:56   浏览次数:982

編者按:日前,證監會在發佈《關於進一步推進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意見》時表示,需要一個月左右時間進行相關準備工作,才會有公司完成相關程式。預計到2014年1月,約有50家企業能完成程式並陸續上市。這被認為是IPO重啟排定時間表。消息傳出後,市場各方反響熱烈。本報記者採訪了各個市場參與方,券商、基金等機構蓄勢待發;擬上市公司則充滿熱情;投資者也認為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注入市場才能使整個資本市場更好的發展;而仲介機構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意識到挑戰。無論如何,IPO重啟靴子落地,有利空出盡的效果,A股市場運行機制逐步正常化,有利於資本市場長期發展。

啟動投行研究專業能力 推動行業變革

未來3-5年是券商行業格局變化和創新的時機

IPO重啟明確進入倒計時後,券商板塊接連兩日“逆市”而動。昨日金融板塊半數個股回調,國金證券、國海證券盤中一度跌逾3%,截至收盤,過半券商個股報跌。

雖然昨日券商板塊表現不甚理想,但分析人士指出,IPO重啟進入倒計時,對券商而言是長期利好。一方面新股逐步過渡到註冊制,IPO發行進程加快,券商承銷收入將迅速增長;二是加大處罰力度,新股發行市場化下大投行議價權加強,這兩方面將提高券商收益。

2014年IPO正式重啟後,券商無疑是一大獲利者,市場對於明年券商板塊的表現也持樂觀態度。

高盛預計,IPO的重啟和改革、再加之優先股這一新金融工具的引入,應該會給券商2014年投行業務收入帶來支撐。優先股承銷可能為券商2014年收入預測帶來意外提振,這具體取決於市場情況和證監會的審批流程。

方正證券行業研究報告指出,IPO承銷保薦收入是證券公司投行業務的重要收入來源,由於IPO專案始終無法如期完成,近年來投入產出比嚴重不平衡。IPO重啟,市場空間被打開,目前排隊申請發行的企業累計達760多家,券商傳統承銷保薦業務有望復蘇。

短期來看,IPO重啟必然對市場造成一定衝擊

湘財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為,IPO重啟可能短期內在情緒面和資金面對股指形成一定的衝擊,特別是考慮到今年6月份以來資金利率維持在高位;且由於排隊上市的企業中中小板和創業板的企業較多,預計對中小板和創業板的衝擊可能較大。

開源證券的報告也指出,根據歷史經驗,每當IPO重啟時,市場都會出現震盪。短期來看,前五十家擬上市公司經過證監會多次財務核查,質地優良,存量資金將從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流入,加劇市場恐慌情緒,偽成長、偽主題、偽創新將遭拋棄。

不過從長期來看,IPO向註冊制過渡將大大提振A股市場

民生證券與開源證券的觀點相似。民生證券認為長期來看,證券發行向註冊制過渡,若經濟增長穩定,流動性配合,則優先股(帶入長期資金)和市值配售(穩定公募機構)有利於穩步提高股指中樞。發行人發行溢價空間降低,股票一級市場價格向價值逐步回歸。

綜合來看,“新股發行制度的改革確定了註冊制和券商自主配售的方向,投行和研究的專業能力被啟動,市場化的競爭給予了優秀公司取得差異化定價的可能。同時後續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券商自身的改革繼續深化,將使這種推動行業變革的動力傳承下來,未來3-5年是券商行業格局變化和創新的時機,參照國外的經驗,處於該階段的券商估值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尤其是優秀公司,會獲得超越行業平均的機會。”招商證券報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