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條件具備時推出股指期權
使用股指期權避險等同於買了“保險”,在鎖定下跌風險的同時不會使投資者錯失市場上漲獲利的機會,這將極大鼓勵機構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股指期權仿真交易運行已有一周時間,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15日表示,啟動仿真交易是推出股指期權交易的準備工作之一。證監會將根據資本市場的整體發展狀況及實體經濟的現實需求,指導相關各方繼續推進規則制定、市場培訓,投資者教育、技術系統開發等各項準備工作,待條件具備、時機成熟時適時推出股指期權。
新聞發言人介紹,股指期貨合約標的為滬深300指數;合約乘數為每點100元人民幣,合約類型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報價單位為點;最小變動價位0.1點;合約月份為當月、下兩個月及隨後兩個季月共5個月份;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為上一交易日滬深300指數收盤價的±10%;最後交易日和到期日為到期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五;採用現金交割的方式;合約代碼為IO。首日有25家會員參與了仿真交易,交易平穩有序,技術系統運轉正常;參與仿真交易的法人和自然人帳戶共190個,全天共成交103355手,市場交易整體平穩理性。
他同時表示,股指期權在金融衍生品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從國際經驗來看,股指期權和股指期貨作為場內市場的基礎產品,互相配合,構建起較為完整的場內風險管理體系。
一位資深期貨業人士表示,我國資本市場在短短20多年的時間裏,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有著全球最大的投資者群體,國際影響力也大大增強。但與此相反,我國風險管理體系很不完整,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的實力還無法與國際同行相比,難以滿足實體經濟對投融資和風險管理服務的迫切需求。
“從股指期權起步,逐步推出各類期權產品,對於推動我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有著特殊的意義。”上述資深期貨業人士表示。
我國資本市場處於新興加轉軌的發展階段,市場波動大、系統性風險高。據統計,A股系統性風險比例的平均值為43.82%,而對應海外市場的H股僅為11.86%,A股市場的系統性風險比例遠高於香港等境外市場。這導致投資者經常“只賺指數不賺錢”,財富遭受損失,同時使得投資者更加不敢、不願長期持有股票,加劇了市場波動與短線交易行為,長期投資理念難以形成。
“期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有利於增強機構投資者的長期持股信心。”該人士表示,使用股指期權避險等同於買了“保險”,簡便易行,在鎖定下跌風險的同時,不會使投資者錯失市場上漲獲利的機會,這將極大鼓勵機構投資者進行長期投資。
同時,股指期權的推出將進一步推動股市文化的改變,優化市場生態結構,有助於減少股票市場炒新等非理性交易,促進風險管理、價值投資等理念的普及,推動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