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4%
今年一季度,央企實現營業收入9萬億元、利潤總額6179億元、淨利潤47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14.6%、13.7%,上繳稅費7348億元,同比增長20.9%,運行品質穩步提升。
效益穩定增長“在鋼鐵市場大幅波動情況下,一季度鞍鋼經營效益穩步提升。”鞍鋼集團總法律顧問、鞍本整合融合推進工作組組長計岩表示,一季度鞍鋼集團利潤總額、淨利潤、鐵精礦產量均創歷史同期最好水準。
工業企業效益穩定增長,是央企開局穩的“定盤星”。一季度,中央工業企業累計實現淨利潤2984.7億元,同比增長23.7%,高於央企整體增速10個百分點。央企原油產量、成品油銷售量、發售電量、原煤產量、鋼材銷量、造船完工量等實物量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
央企在重大戰略任務保障和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方面彰顯了責任擔當,通過基礎支撐、需求牽引、生態合作、資金支持等方式,積極構建大中小企業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企業發展生態。前不久,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通知,指導央企抓緊抓實抓好房租減免工作,帶動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抱團取暖。
改革紅利釋放“企業對穩定經濟基本盤起著重要作用。”吉林大學國有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表示,在嚴峻複雜形勢下,央企經濟運行實現穩健開局殊為不易。黨中央、國務院推出一系列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助企紓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舉措,對企業應對不利因素衝擊起到積極作用。同時,國資央企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中積極作為,謀劃早、行動快、力度大,取得顯著成效。中企聯研究員劉興國認為,央企深入推進改革創新工作,極大增強了企業競爭力,有力應對來自外部不確定性衝擊。
經過多年努力,央企規模實力、品質效益等實現長足進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中國企業上榜數量達到143家,連續3年保持第一。其中,央企以及子企業有49家,占到了上榜國有企業一半以上。
全力攻堅克難。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著一些突發因素,央企運營也存在很多困難和挑戰,行業企業效益出現較大分化,電力企業的煤電業務受煤價高企影響持續虧損,航空運輸企業受疫情和航油成本上漲影響虧損進一步擴大。另外,受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不暢、訂單下降等因素影響,汽車、軌道交通、旅遊、商貿等行業生產經營出現一定困難。 “儘管壓力和挑戰很大,但我們深知央企保持效益穩增長是使命和責任所在。”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表示,央企必須堅持年初確定的“兩利四率”“兩增一控三提高”目標不動搖,堅持既定效益增速不改變。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對今年重點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代表國務院國資委與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2022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為有效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實現今年全年目標任務,國務院國資委和央企將以更大力度扎實抓好穩增長和防風險兩方面工作。